2岁男童身亡1岁宝宝脑瘫孩子发烧,千

时间:2023-3-15来源:并发症状 作者:佚名 点击:

白癜风治疗最便宜的医院 http://m.39.net/pf/bdfyy/bdfjc/

文‖儿科黎雯蒂

我相信每一个儿科医生,遇到的最常见病例,就是小儿发热。

孩子发烧如何退烧?

这个问题我相信个家长绝对能给出80个答案。

以前有请神婆做法,现在有各种敷冰袋擦酒精。

但是这些答案都是科学合理的吗?其实不然!

我们的医疗水平在不断进步,但是,家长们的退烧误区也在不断更新。

下面,我们来看几个胡乱处理宝宝发烧而酿成的悲剧!

浙江2岁男孩平平(化名),在家发烧并出现抽筋,然后爸爸把手伸进孩子嘴里。结果孩子心跳呼吸均停止,虽经极力抢救还是没能救回来。南京1岁多的宝宝月月(化名),刚开始手心热,有发烧的迹象。家人喂了开水后,盖上两层大棉被进行捂汗退烧捂汗,宝宝的体温没降下来,体温蹿到了℃。结果孩子家人用五层衣物医院就诊。医院,宝宝突然翻白眼,口唇发绀,呼叫也没一点反应,在急诊吸氧、散热等处理,体温才逐步降了下来。......

每次看到这样的消息,都无比令人心碎。

小发烧而已,最后却酿成大祸,正是因为没有规避误区!

今天我们就好好科普一下,给娃退烧时,哪些误区一个都不能碰!

一、这些退烧法,千万别用!

1、一个所有人都会去踩的坑——物理退烧!

大部分人都持着这样的观点:

是药三分毒,物理退烧就最靠谱,既管用又没有副作用。

对吗?对不起,这是个坑!

孩子发烧后,家长第一步应该做的是:静静观察。

吹风扇、敷冰袋、擦酒精、退烧贴...这些常用的物理退烧法,通通不要用。

它可能会暂时降温,但也会令孩子更难受,甚至加重病情。

发烧是人体抵御疾病的正常反应。

发烧本身并不会对孩子身体造成伤害,除非是超高热。

对发烧的孩子,家长一定要记住四个字——

让娃舒服!

2、那些不靠谱的退烧偏方:

●温水擦浴?可能会加重!

宝宝体温上升时会感觉到冷,这个时候如果用温水洗澡降温,可能会让娃更冷更不舒服。

即便洗完澡体温降下来了,也只是暂时的,一会儿还会升上来。

而因为这个酿成大祸的也不在少数:

(新闻来源:39健康网)

不过当宝宝感觉到热的时候,可以通过温水擦浴来让宝宝舒服一点。

但要注意补充足够的水分,做好看护,家长不要离开。

●捏痧退烧?危险!

有些家长,自己娃发烧了,第一个想到的不是科学方法,竟然是偏方捏痧。

然后,然后就出事儿了......

(图片来源:新闻晨报)

宝宝皮肤娇嫩,用这种方法很容易造成软组织挫伤。

而且对于不掌握医学常识的家长来说,贸然进行所谓的捏痧,只会对娃身体造成伤害。

●退热贴有用吗?没啥用

退热贴现在基本是每个孩子发热的标配,但基本用处不大。

其实,退热贴退的不是孩子的体温,而是家长们焦灼的内心!

退热贴的原理是物理降温,其核心部分是挥发性液体凝胶层,但是它能带走的热量非常有限,最多起到一个安慰的作用,而且很容易引起孩子的过敏反应。

●烧到惊厥,塞东西太无知!

孩子热性惊厥时,父母担心孩子咬着舌头,往往会把一些物品塞到孩子嘴里,这种行为很容易损伤牙龈、牙齿,甚至东西掉落进喉咙里引起窒息。

这种塞东西的做法是绝对不可取的!

那高热惊厥时要怎么做呢?

①在家中发作时:

把孩子放在地板或床上,保持左侧或右侧卧,远离坚硬和尖锐的物品,防止呕吐时造成误吸、呛咳、窒息,接着松开孩子的衣扣。

②在户外发作时:

如马路上、水塘边等容易跌落的地方,先把孩子转移到安全地点,再行上述操作。

③观察:

观察孩子抽搐时的表现,记录抽搐持续时间安排家里其他人准备就医要带的东西。

而以下这3点,千万不能做!

1不要试图把任何东西放进孩子的嘴里,包括手指。

2不要给孩子强喂退烧药,恢复意识最重要。

3不要掐人中,这样非但没用、还可能让宝宝受伤。

这些方法都不可取,那到底什么才是科学有效的退烧方法呢?

二、这几个要点必须掌握

1、吃退烧药不必死守38.5℃

每个孩子都是独立的个体,38.5℃只是个参考温度,不是说一到这个温度就必须吃退烧药。

如果孩子体温达到了38.5℃,但是孩子的精神状态还比较好,能吃能玩,可以先不着急吃退烧药,密切观察孩子的体温,多喝水,可以到39℃再用药。

如果孩子精神状态不好,持续的烦躁、哭闹,这时候就应该给孩子服用退烧药。

2、高烧惊厥?及时吃药是关键!

有过高热惊厥史的宝宝,发烧时再次惊厥的风险要大于普通宝宝。

所以发烧时,家长要及时给孩子服用退烧药,避免体温过高再次引起惊厥。

3、鸡蛋能吃吗?可以吃!

有些老一辈的家长说,孩子发烧不能吃牛奶或鸡蛋,说这是发物。

但其实,只要宝宝不过敏,可以正常吃!

需要注意的是,发烧期间食欲下降,不要因为着急补充营养,而给娃吃一些不好消化的高热量食物。

不能过度喂养,但要保证充分的水分摄入。

三、科学退烧4大要点!

1、口服退烧药!

使用单一成分的退烧药是比较安全的退烧方法。

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退烧药是布洛芬(如:美林)或对乙酰氨基酚(如:泰诺林)。

具体的用法用量见下图:

如果孩子吃了退烧药之后,出现反复发烧的症状,或者退热效果不是很明显。

那我建议家长问自己两个问题:

第1、退烧药剂量够了没?

第2、娃娃水喝够了没?

对退烧来说,多喝水是一件很重要的事情,家长们千万不要轻视。

3、栓剂退烧药!

如果出现以下情况,家长可以使用栓剂退烧:

●孩子有呕吐症状,口服药物容易呕吐;

●孩子口服药物不配合。

此时就不要强行给孩子喂退烧药了,试试栓剂退烧吧。

我们常见的栓剂多为对乙酰氨基酚栓剂,其使用剂量、频率和口服剂相同。

可能有人会说:孩子退烧,打针比吃药好得快?

3、不建议肌肉注射!

肌肉注射就是将药物通过注射器注入肌肉,达到治病的目的,就是打屁股针。

肌肉注射常用的退烧药有赖氨匹林,16岁以下儿童慎用,3岁以下儿童禁用。

但在这里我不推荐给孩子用。

还有两类注射剂也一定要慎用:

●激素类注射剂:

比如地塞米松注射剂(除特殊疾病外,比如喉炎,需要医生决定)。

●中成药注射剂:

比如清开灵注射剂。

就单纯的退烧来说,包括静脉注射(输液),也是不建议的哦。

除非孩子高热,又不能喝水,又吐又拉,这时就需要输液补充水分,否则无法控制体温。

4、不能灌肠退烧:

灌肠退烧这路子,听起来就野得很,

是指将药物通过肛门注入到肠管内,达到降温的目的。

而且,灌肠退烧的危害远比你想象中大得多↓↓↓

●灌肠往往不进行皮试,很容易增加过敏风险。

●娃肠壁薄弱,灌肠会导致穿孔和出血风险。

●药物成分复杂,剂量五花八门,没有标准,很容易造成肝功能损伤。

实际上,不少医生赞同适度发烧,从某一角度来讲,孩子发烧是机体抵御疾病的正常反应;

也是孩子免疫系统不断强大的表现,家长们也不用过度焦虑。



转载注明  http://www.clgqw.com/bfzz/13745.html

首页|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广告合作|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合作伙伴|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版权所有 小儿惊厥网站 
Copyright 2012-2020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