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不同发烧的不同处理

时间:2017-7-9来源:并发症状 作者:佚名 点击:

宝宝不同发烧的不同处理

1、38.5℃以下,物理降温为主

一般情况下宝宝发烧分3种:低烧(37.5~38℃),中烧(38.1~39℃),高烧(39.1~40℃)。通常来说,如果宝宝体温在38.5℃以下,且没有特别不舒服、精神状态良好,也就是说照常吃、照常睡及照常玩,妈妈就不必急于给宝宝喂药,物理降温更适合。

建议方法:

(1)使用退热贴

可将多贴退热贴贴于宝宝的额部、颈部、腋下及大腿根部,使宝宝退烧更快,舒缓一些高烧所带来的不适。

(2)擦身降温

妈妈可以用温水擦身给宝宝进行物理降温,但需要注意的是,不要使用酒精,以免酒精通过呼吸道或皮肤进入宝宝体内。

(3)不要盲目“捂汗”

一些家长认为给宝宝“捂汗”发烧会好得更快,但事实上,这样身体的热量反而不容易散发。对3个月以内的小婴儿可采取“开包”,打开衣被、少穿衣服,就可能有逐渐降温的效果。一般来说,发高烧的宝宝应该不要盖厚被子,衣服也要少穿。

(4)多喝水排尿

发烧的宝宝要多喝水,增加尿量,可促进体内循环。同时还要注意多补充身体流失的电解质,妈妈可以适当让宝宝喝些葡萄糖水或者淡盐水。

2、38.5~39℃,可适当吃药

当宝宝发烧在38.5~39℃时,在家中采取物理降温办法的同时,妈妈可以考虑让宝宝服用退烧药。吃退烧药以一次用一种药为原则,以减轻宝宝的不舒服,并防止宝宝高热惊厥的发生。

建议方法:

根据宝宝病情适当吃药,并采用物理降温,快速缓解宝宝不适

药物疗法:

常用的退烧药有布洛芬混悬液,可以有效让宝宝退烧,减轻宝宝痛苦。

物理疗法:

(1)使用退热贴

可将多贴退热贴贴于宝宝的额部、颈部、腋下及大腿根部,使宝宝退烧更快,舒缓一些高烧所带来的不适。

(2)温湿敷

用温湿半干的大毛巾敷在宝宝的胸腹部,但要注意不要开空调,以免室温过低着凉加重感冒。另外,也可用几块稍凉的湿毛巾(约25℃)拧成半干,放在宝宝的额部、颈部、腋下及大腿根部进行冷敷,每5~7分钟更换一次,清凉感能让宝宝舒服很多。

(3)冰敷或用冰枕

用冰袋放在宝宝额头或者两侧颈部,也可放在腋下及双侧腹股沟的部位。自制冰袋可把碎冰块装入塑料袋,可加上适量冷水,压出空气,把袋口扎好。或者让宝宝睡冰枕,都有助于宝宝的局部散热退烧。但一定要注意在冰袋外需裹一层布,以防局部冻伤宝宝的皮肤。一般冰敷、冰枕只适合稍大的宝宝使用,而对于6个月以内的宝宝,可以使用市面上的退热贴,舒缓一些高烧所带来的不适。

3、39℃到40℃,温水擦浴

当宝宝发烧到39~40℃就已经算是高烧了。除了要吃药以外,建议妈妈结合温水擦浴,帮助宝宝增强血液循环,降低身体高热温度。

建议方法:

(1)温水擦身

  当宝宝发烧时用40~50℃的温水擦拭脖子、腋下、肘窝、大腿根等大血管的位置帮助宝宝降温。

(2)温水浴降温

  也可以给宝宝做温水浴,泡浴时让宝宝身体全部(头部除外)浸泡在略低于体温2℃的水里,同时用温湿毛巾(37℃)在四肢和前胸后背上下均匀地搓揉,使皮肤表面的血管扩张以促进热的散发。四肢及背部各擦浴3~5分钟,擦至腋窝、腹股沟等血管丰富处停留的时间稍长些。每次泡澡约10~15分钟,约4~6小时1次,有助促进宝宝血液循环。

4、超过40℃:立刻就医

婴幼儿发烧很容易一下子冲到40℃高烧,也常常因高烧而发生惊厥,比如意识丧失、眼球固定或上翻、头颈后仰、面肌及肢体抽搐等危急症状。所以当宝宝发烧超过40℃,就应该立即送院就医了。

建议方法:

如果宝宝发烧超过40℃(尤其是3岁以下宝宝),不是由于接种疫苗引起发烧;小便有烧灼感;烧退超过24小时后,又反复烧起来;发烧超过72小时等情况,建议立刻就医,以确保宝宝的安全。

温情提示

当宝宝体温超过38.5℃时,如果爸妈不知如何处理,那就应及时送院,让医生治疗。

赞赏

人赞赏









































北京中科医院曝光
二甲基亚砜密度


转载注明  http://www.clgqw.com/bfzz/5668.html

首页|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广告合作|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合作伙伴|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版权所有 小儿惊厥网站 
Copyright 2012-2020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