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议收藏小儿推拿常用手法及穴位介绍
北京治白癜风最好的医院 https://baike.baidu.com/item/%E5%8C%97%E4%BA%AC%E4%B8%AD%E7%A7%91%E7%99%BD%E7%99%9C%E9%A3%8E%E5%8C%BB%E9%99%A2/9728824?fr=aladdin
什么是小儿推拿
小儿推拿是手法施与小儿,刺激穴位和经络,调节经气、阴阳、精气神,通过激活和调动小儿机体,由机体自身而不是药物去改善体内状态,达到脏腑间的阴阳平衡和人与自然的和谐。
为什么小儿推拿可以预防疾病
它以阴阳五行、脏腑经络等学说为理论指导,运用各种手法刺激穴位,使经络通畅、气血流通,以达到调整脏腑功能、预防疾病、保健的目的。小儿推拿在操作方法上强调轻快柔和、平稳着实,注重补泻手法和操作程序,对常见病、多发病均有较好效果,对消化道病症的调理效果最佳。常用小儿推拿手法介绍
1补脾经
位置:脾经位于拇指末节螺纹面,在拇指桡侧缘,指尖至指根成一线。
作用:健脾和胃,补益气血,清热利湿,化痰止呕。
常用于消化系统疾病,在呼吸道感染后也会补脾养肺
2顺运八卦
位置:手掌面,以掌心(劳宫穴)为圆心,以圆心至中指根横纹内2/3和外1/3交界点为半径,画一圆,八卦穴即在此圆上。
作用:顺运治寒,开胸膈,和五脏;逆运治热,降胃气,消宿食。主治咳嗽、痰喘、胸闷、呃逆、呕吐、泄泻、食欲不振等症。
脾胃系统疾病和呼吸系统疾病都可以用。
3掐五指节
位置:位于手背,五个指头的第一指间关节横纹处。
作用:镇静安神,祛风化痰,通关窍。
主治惊燥不安,惊风抽搐,胸闷,痰喘,咳嗽,风痰,吐涎,腹痛,气血不畅,呼吸困难等。
宝宝受到惊吓之后的常用手法。
4揉涌泉
位置:位于足底部,蜷足时足前部凹陷处,约当足底第2、3跖趾缝纹头端与足跟连线的前1/3与后2/3交点上。
作用:涌泉穴是足少阴肾经的常用腧穴之一,主治肺系病证,大便难,小便不利,奔豚气。
头痛发热,呕吐腹泻,补益肾气。
5捣小天心
位置:手掌面大、小鱼际交接处的凹陷中。
作用:通全身经络,清心火,发汗祛邪,安神,止惊,促进睡眠等。
清热镇惊,用于惊风、抽搐、烦躁不安。
6、平肝经、清肺经
位置:肝经的穴位在食指末节的螺纹面。肺经的穴位主要在无名指末节的螺纹面。
作用:用于预防呼吸道外感。
用于呼吸道外感。
7顺时针摩腹
位置:以肚脐为中心,外侧一圈。
作用:主治便秘、积食、内热、口臭、烦躁易怒、舌苔黄厚腻等。
用于便秘、积食、内热
8拿凤池
位置:胸锁乳突肌与斜方肌之间,平后发际上0.5寸处的凹陷处。
作用:感冒发汗、头痛、发热
9退六腑
位置:前臂尺侧,从肘横纹至腕横纹呈一直线。
作用:凉血,止血,解毒,退实火引起的发热,消炎,消肿,化热痰等。此穴性寒,虚寒证者忌用。
10、捏挤大椎
位置:在项背部脊柱区,第7颈椎和第1胸椎棘突之间。
功效:清热解表,通经活络。主治发热无汗、感冒、咽喉肿痛、项强、咳嗽、百日咳、哮喘等病症。
11分手阴阳
位置:手掌根部,从小天心穴开始向两侧分推,为阴阳穴。只推向靠拇指大鱼际侧的为阳穴,只推向靠小指小鱼际侧的为阴穴。
作用:平衡阴阳,消积食,化痰,帮助消化等。分推阳穴适用于体内“寒大”者;分推阴穴适用于体内“火大”者。
12清大肠
位置:食指桡侧缘,自食指尖至虎口呈一直线。
作用:止泻,清大肠热,用于便秘,积食。
13掐四缝穴
位置:掌侧食、中、环、小指近节指间关节横纹处。(又叫四横纹)
作用:小儿腹胀、疳积、消化不良等;推四横纹多用于治疗消化不良、疳积,可与补脾经、揉中脘等穴合用;
14揉肺俞
位置:肺俞穴位于人体的背部,当第3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二指宽)处。
作用:1、止痰,缓解治疗咳嗽气喘、吐血、盗汗等;
2、缓解治疗支气管哮喘、支气管炎、肺结核、肺炎等;
3、缓解治疗皮肤瘙痒等。
15、下推七节骨
位置:位于背部正中线,由腰部最低点的凹陷处,到尾椎骨。
作用:升降脾胃,调理二便,用于便秘、积食
16拿肩井
位置:穴位在肩下,前直乳中,当大椎与肩峰端连线的中点上。
作用:宣通气血,发汗解表。多用于防治感冒、惊厥、上肢活动受限等病症。
特别注意事项
1、推拿手法力度本身有轻重之分;
2、不同病儿个体对手法的耐受性不同
3、不同的疾病需要轻重不同的手法;
4、随着治疗的深入、病情的变化,即使同一病儿手法的轻重也应不同。这样才能让推拿手法“各至其理,无过其道”。
小儿疾病的病理特点决定了小儿发病容易、传变迅速,治疗不当或不及时会影响疾病的愈后转归,所以,在给小朋友做推拿前,一定要进行专业的培训,并且进行反复练习,方可上手。
李时珍国医培训学校,每天分享一点中医知识,欢迎中医爱好者前来学习哟!
- 上一篇文章: 幼童被1场感冒夺走生命后捐器官妈妈证明他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