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夜啼,很可能是佝偻病健康一线视频网

时间:2024/8/11来源:疾病检查 作者:佚名 点击:

佝偻病的早期,由于血钙降低,非特异性神经兴奋性增高,表现为易激惹、夜惊、夜哭、多汗、烦躁、食欲减退,部分婴儿可有低钙性手足搐搦、喉痉挛甚或惊厥。此时可稍现枕秃、颅骨软化及肋串珠改变。宝宝睡眠不沉、易惊醒、爱哭闹。宝宝睡不好,有效睡眠时间减少,直接影响脑发育。但孩子晚上哭闹并不一定是得了佝偻病。引起佝偻病的因素主要有:不重视母乳喂养。忽视了母乳中钙、磷比例适宜、易于消化吸收,利用率高的特点;还忽视了母乳中含各种免疫因子,可减少婴儿佝偻病的发病率。日照不足。皮肤内7-脱氢胆固醇需经紫外线照射方能转化为维生素D,这是最廉价安全的维生素D来源,每1平方厘米皮肤经照射半小时即可产生20微克维生素D,每日晒1~2小时即可满足宝宝对维生素D的需要。多数家长都不愿带小孩到户外活动,只是抱着小孩在室内隔着玻璃晒晒太阳,太阳光中的紫外线是不能充分透过玻璃而进入人体的,因此就起不到作用。为了预防佝偻病的产生,首先应坚持母乳喂养,母乳喂养最好在8个月以上。其次应多给孩子吃富含维生素D和钙的食物。如蛋黄、肝类、鱼类、奶类、豆类、虾皮等食物中含有丰富的维生素和钙,此外,还应多让宝宝接触阳光。除了夜惊夜啼外,孩子还会出现抬头、坐、站、行走晚、语言发展落后、贫血等症状,这就要考虑是不是佝偻病了。

转载注明  http://www.clgqw.com/jbjc/14764.html

首页|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广告合作|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合作伙伴|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版权所有 小儿惊厥网站 
Copyright 2012-2020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