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烧与用药

时间:2017-5-8来源:疾病检查 作者:佚名 点击:

一位妈妈打电话告诉我,孩子的高热已持续3天,服用了退热剂体温降至正常,几个小时后又再度升高。美林、泰诺林好像不大管用,问是否应该加用消炎药?

另一妈妈,孩子已经发热一天多,医院进行诊治。孩子患了急性细菌性扁桃体炎,必须使用消炎药治疗。可是,孩子的父母害怕消炎药会有副作用。

怎样看待消炎药(抗生素)?

消炎药(抗生素)包含很多种,多以“…素”做为称谓。大家最为熟悉的是青霉素。抗生素是抵抗或杀灭细菌的,但却无法预防细菌感染、消灭病毒。问题的关键就在于:病毒感染时使用抗生素不起作用,但细菌感染时不使用抗生素又不行。所以,遇到呼吸道或其他部位感染时,首要问题是确定感染的病因。细菌和病毒是感染最常见的病因,区别细菌或病毒感染往往至关重要。一方面,不用抗生素可使细菌感染加重,发展成败血症、脑膜炎更为麻烦,而滥用抗生素不仅给病人带来不应有的损害,还会增加细菌对抗生素的耐药性,削弱抗生素杀菌的能力。由此可见,及时确定感染性质相当重要。

一般取血检查白细胞及其细胞分类是确定感染原因的最为准确最为快速的方法。急性高热主要由感染所致,但在发热的24小时内进行血液检查不易判断感染的性质。有时,孩子刚发热几小时就查血,并不易察觉白细胞的增高。白细胞增高是人体对细菌侵犯的一种反应。那么,既然是“反应”自然需要一定时间才能被察觉。这种“察觉”多指白细胞超过10×/L(白细胞的正常值为4~10×/L)。由于每个人白细胞的正常基线不同,只有当白细胞超过10×/L才能达到共识的“察觉”水平。每个人的白细胞达到此水平的时间不同,所以感染后(一般指发热后)至少24小时检查白细胞对确定病毒或细菌感染才有帮助。

当然,仅凭借一个白细胞数目不够准确,在检查白细胞数目时还要进行白细胞的分类。白细胞可分为中性细胞、淋巴细胞、单核细胞、嗜酸性细胞、嗜碱性细胞等。其中,细菌感染时中性细胞多增高,超过70%;病毒感染时淋巴细胞多增高,超过50%。如果在白细胞增高的同时存在中性细胞的增高,比较符合细菌感染,应选用抗生素治疗;在白细胞“正常”或稍降低水平的同时存在淋巴细胞增高,比较符合病毒感染。

血液白细胞和分类检查只能初步分析细菌或病毒感染,但不能确定是何种细菌或病毒。对于较为严重的感染则需进行感染局部的分泌物培养、血液抗原或抗体的检测以及培养等。一旦怀疑细菌感染,医生多选用广谱抗生素;而对于病毒感染,特别是呼吸道感染,则多选用针对流涕、咳嗽等症状的药物或清热解毒等中药。

虽然我们都不希望、也尽量避免孩子发烧,但没有一个孩子能躲过发烧的侵袭。实际上,发烧是人体的一种自我保护机制,发烧可以有效抑制病原菌对人体的破坏。当病原菌侵入人体时,人体免疫系统会调动一切可以动用的力量来阻止它们,其中发热就是一种非常常见、而且非常明显的方式。

既然发热是人体自我保护机制之一,那为什么还要退热呢?通常退热是针对高热而言,也就是指体温超过38.5℃的体温。因为高热会使体内代谢过高,导致人体消耗明显增加。3岁以前的孩子大脑发育还不够成熟,高热有可能导致神经系统异常兴奋,出现高热惊厥,使孩子的神经系统受到损伤。所以,当孩子体温超过38.5℃时,应该采取退热治疗。退热治疗分为物理疗法和化学疗法。物理疗法包括:多喝水后增加多排尿、温水浴、甚至枕冰袋等。化学疗法主要是药物治疗。

选退热药,成分不同,用量也不同

在给孩子使用退热药之前,要先看清楚退热剂的成分。通常儿科医生推荐的婴幼儿退热剂主要有两种成分:对乙酰氨基酚和布洛芬,而含有阿司匹林的药物是不能给12岁以下的儿童服用的。

对乙酰氨基酚的日常最大量为每4小时一次,每次15mg/kg。(对应于泰诺林小儿滴剂为mg/ml,儿童混悬液为mg/5ml~32mg/ml)。如果孩子体重超过44千克,可参考成人剂量0mg/每剂,或mg/日,连续服用不要超过7天。

布洛酚的日常最大量为每6小时一次,每次10mg/kg。(对应于美林小儿滴剂为50mg/1.25ml~40mg/ml,儿童混悬液为mg/5ml~20mg/ml)。孩子体重超过44千克,可参考成人剂量mg/每剂,或mg/日,连续服用不要超过7天。

退热药,这么用效果好

1.最好同时选择两种不同成分的药物,比如美林和泰诺林。

2.给孩子退热时,最好两种药物交替使用。这样可以减少每种药物24小时内使用的次数,还能减少药物的副作用。这两种药物成分不同,对婴幼儿的副作用也不同。

3.原则上,使用对乙酰氨基酚后4小时可选择布洛芬;使用布洛芬后6小时可选择对乙酰氨基酚。如果退热效果不理想,前期使用药物剂量不足的可以将剂量补足,也可以选择另外一种退热药物。如果孩子出现高热惊厥,两种药物可以同时选用,而且每种药物剂量依然照旧。

4.服用一种药物如果出现呕吐,应该选择另外一种药物。

5.如果孩子不能耐受口服药物,可选择直肠内使用的栓剂(诺洛芬pp栓、hexal-pp栓)。

6.即使药物选择正确,剂量也适当,但要想达到理想效果,还要让孩子摄入足够的液体,这样才能保证机体通过散热达到退热的效果。

7.退热剂只是针对退热而言。引起发热的原因有很多,要咨询医生,选择适宜的对因治疗。









































北京白癜风医学研究院
北京治疗白癜风的中医院


转载注明  http://www.clgqw.com/jbjc/4871.html

首页|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广告合作|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合作伙伴|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版权所有 小儿惊厥网站 
Copyright 2012-2020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