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惊风的问诊
哪里白癜风好治 https://wapyyk.39.net/hospital/89ac7_detail.html
每天学中医——小儿惊风的问诊
小儿惊风的辨证,首先要通过问诊了解引发惊风的原因、病程的长短、发作时的主要表现,确定惊风的类型。
惊风是一种以抽搐伴神昏为特征的证候,多发于1~5岁小儿,年龄越小发病率越高。本证比较凶险,变化迅速,被古代医家列为四大要证之一,根据其发病的急缓和临床证候,将惊风分为急惊风和慢惊风两大类。
急惊风的病因以外感时邪,暴受惊恐,内蕴痰热为主要因素,病位主要在心肝二经。慢惊风多出现于大病久病之后,或脾肾素虚者,病位主要在脾肾肝三经。急惊风来势急暴,多属实证。慢惊风起病缓慢,多属虚证。《幼科全书》指出:“惊风有二,有急有慢,急惊风为实为热,当用凉泻。慢惊风为虚为寒,当用温补。”临床上治疗小儿急惊风以清热,豁痰、镇惊、熄风为基本方法。治疗小儿慢惊风则以温中健脾,温阳逐寒、育阴潜阳、柔肝熄风为主要方法。
西医的小儿高热惊厥和急性传染病所引起的惊厥、代谢障碍所引起的惊厥等均属于惊风范畴。
(一)问诊要点
惊风的辨证,首先要通过问诊了解引发惊风的原因、病程的长短、发作时的主要表现,确定惊风的类型。同时,要详细询问发作时的伴随症状,平素的体质状态和疾病的症状,既往的类似病史,详细的病史和问诊可为辨证提供重要依据。
本证以抽搐为主症。急惊风发病时多表现为壮热,四肢拘急,项背强直,目睛上视,牙关紧闭,痰涎壅盛;慢惊风发病时多表现为时抽时止,或仅表现为面部或肢体局部抽搐,嗜睡或昏迷,体温不高。据其发病时表现,辨别急、慢惊风一般不难。对急惊风要辨别病邪的性质,辨明病邪在表、在里;对慢惊风要分清病之脏腑,明辨阴阳。
(二)急惊风分型问诊
1.感受风邪
问诊:多见于冬春季节,起病急,发热,头痛,咳嗽,烦躁,继之惊厥,四肢抽搐,目睛上视,牙关紧闭。
治法:疏风清热,熄风镇惊。方用银翘散加钩藤、生石决明等以平肝熄风。
银翘散组成:连翘一两(10g)银花一两(10g)苦桔梗六钱(6g)薄荷六钱(6g)竹叶四钱(4g)生甘草五钱(5g)荆芥穗四钱(5g)淡豆豉五钱(5g)牛蒡子六钱(6g)
2.感受暑邪
问诊:多见于盛夏炎热季节,症见壮热多汗,头痛项强,恶心呕吐,烦躁昏睡,继之抽搐,惊厥不已。
治法:祛暑清热,开窍镇惊。方用清瘟败毒饮加减。抽搐不已加钩藤、羚羊角、僵蚕等以熄风镇惊。
清瘟败毒饮:生石膏(大剂)~克(中剂)60~克(小剂)24~36克小生地(大剂)18~30克(中剂)9~15克(小剂)6~13.5克乌犀角(大剂)18~24克(中剂)9~12克(小剂)6~12克真川连(大剂)12~18克(中剂)6~12克(小剂)3~4.5克生栀子桔梗黄芩知母赤芍玄参连翘鲜竹叶甘草丹皮
3.感受疫邪
问诊:多见于夏秋季节,突然壮热,神志昏迷,或烦躁谵语,反复抽描,惊厥不巳,大便腥臭或夹脓血,多伴腹痛及呕吐。
治法:清热化湿,解毒熄风。方用黄连解毒汤加减。抽搐频繁加钩藤、全蝎等镇惊熄风之品。
黄连解毒汤组成:黄连(9克)黄芩(6克)黄柏(6克)栀子(9克)上四味,用水6升,煎取2升,分二次服。
4.痰食惊风
问诊:食少纳呆,腹痛,呕吐,大便秘结,继之发热神呆,昏迷惊厥,呼吸气粗,喉间痰鸣,腹部胀满。
治法:消食导滞,涤痰镇惊。方用玉枢丹合保和丸。
玉枢丹:山慈菇三两、红大戟一两半、千金子霜一两、五倍子三两、麝香三钱、雄黄一两、朱砂一两。
?
5.惊恐痉厥
问诊:多发于受惊之后,频作惊惕,四肢抽搐,大便色青,或有发热。
治法:镇惊安神。方用抱龙丸或安神丸。
抱龙丸:雄黄(研飞)克白石英(研飞)生犀角麝香(研)朱砂(研飞)各30克藿香叶60克天南星(牛胆制)克牛黄(研)15克阿胶(碎,炒如珠)90克金箔(研)银箔(研)各50片上药研为细末,入已研药令匀,用温汤搜和为丸,如鸡头子大。每服1丸,食后用新汲水化破,入盐少许服。
(三)慢惊风分型问诊
1.土虚木亢
问诊:精神不振,嗜唾露睛,四肢不温,大便稀溏,抽搐无力,时作时止。
治法:温运脾阳,扶土抑木。方用缓肝理脾汤加减。抽搐频发加天麻、钩藤、白芍等以缓解痉挛。
缓肝理脾汤:广桂枝、人参、白茯苓、白芍药(炒)、白术(土炒)、陈皮、山药(炒)、扁豆(炒、研)、甘草(炙)。
2.脾肾阳虚
问诊:精神委靡,沉睡昏迷,口鼻气凉,额汗涔涔,四肢厥冷,手足蠕动,大便稀薄,抽搐时作时止。
治法:温补脾肾,回阳救逆。方用固真汤或逐寒荡惊汤。
固真汤:人参(去芦)2钱半,附子(汤浸,炮裂去皮)2钱半,白茯苓(去皮)2钱半,白术2钱半,山药(去黑皮)3钱,黄耆(蜜泡涂,炙)3钱,肉桂(去粗皮)3钱,甘草(湿纸裹,煨透)3钱。
3.阴虚风动
问诊:虚烦疲惫,身热,手足心热,时发抽搐,肢体拘挛或强宜,大便于结。
治法:育阴潜阳,滋水涵木。方用大定风珠汤加减。
大定风珠汤:生白芍18克阿胶9克生龟版12克干地黄18克麻仁6克五味子6克生牡蛎12克麦冬18克(连心)炙甘草12克鸡子黄2枚鳖甲12克(生)上药用水1.6升,煮取毫升,去滓,再入鸡子黄,搅令匀,分三次服。
(以上仅供参考,用药请咨询医生)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上一篇文章: 家庭急救包必备品
- 下一篇文章: 幼儿发烧高热惊厥,该如何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