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醒假期后开学,小心手足口病ldq

时间:2022-4-1来源:鉴别诊断 作者:佚名 点击:

假期一眨眼就结束啦!

宝宝们又上学了!

短时间内返校师生的大量聚集

给传染病的流行与传播创造了条件。

其中最应该注意的传染病就是:

手足口病

手足口病下半年的高发期为9~11月,传染性强,传播途径多,5岁以下儿童多见,极易在托幼机构等集体单位传播,极少数重症病例可导致死亡。

虽然说大部分的手足口可以自愈,但发病的过程却又痒又疼,为了不让宝宝受罪,家长一定要提早做好防病工作!注意手足口病“卷土重来”!

如何识别重症手足口病?

重症病例会侵犯中枢神经系统,尤其是脑干,死亡率高。重症手足口病发展凶猛,致命的病例从起病到死亡的平均时间是3.5天,从诊断到死亡仅0.5天,所以及时识别重症病例很有必要。

识别重型病例

1.判断是否是EV71感染。如上所说,重症手足口病一般是由EV71感染引起的,如果是CVA16感染则不需要过于担心。

2.观察重症的临床征象。目前公认的中枢神经系统受累的高危因素包括:年龄在4岁以下,高热超过3天,出现头痛、呕吐、嗜睡、惊厥和肌阵挛、高血糖,符合这些条件的需要密切观察。

手足口病的治疗

抗病毒缓解症状

目前尚无针对肠道病毒的药物,发热等症状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改善预后,防止并发症的发生。中药治疗手足口病可以选择连花清瘟颗粒/胶囊。原因在于连花清瘟不仅在退热方面采取宣肺泄热的麻杏石甘汤和通腑泄热的大黄并用,退热效果更快;另一方面连花清瘟中的红景天可以调节免疫,提高患儿的抗病康复能力,与西药常规治疗联合使用可以缩短皮疹消退时间,减少并发症的产生。

此外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病毒病预防控制所的科研人员用连花清瘟颗粒药液进行了杀灭肠道EV71病毒实验,结果证明连花清瘟颗粒在0.~0.72mg/ml的浓度范围内,具有明显抗EV71病毒的作用。与连花清瘟胶囊相比而言,连花清瘟颗粒更适合儿童使用。连花清瘟颗粒服用剂量:3岁以下,1/4包,每日3次;3-6岁,1/2包,每日3次;7-12岁,3/4包,每日3次;13岁以上,1包,每日3次。

如何预防手足口病?

视频:《疾病预防之手足口病预防宣传片》

如果宝宝得了手足口病:

一定要让宝宝好好休息,吃清淡一点的饮食,多漱口。

其次要预防交叉感染,照顾宝宝的人要勤洗手。

宝宝的用物要仔细消毒,比如奶瓶、碗筷等使用后煮沸,家里常备消毒剂等。

如果宝宝的病情一直不好转甚至恶化,比如高烧不退,呕吐、嗜睡,出现抽搐等,一定要带宝宝及时就诊。

如果当地手足口病出现了流行,宝爸宝妈要注意预防。避免带宝宝去人多的场所,减少感染机会,还要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如果幼儿园发生了手足口病一定要隔离患儿,对相关用具仔细消毒,防治病情蔓延。

此外,我国近几年也已经有了针对肠道病毒71型的手足口病疫苗,临床数据显示保护率比较高,可以预防手足口病,宝爸宝妈可以选择带宝宝接种。

手足口病疫苗

接种EV71疫苗的最佳年龄

婴儿获得的母传抗体在5-11月龄时最低,而发病高峰在1-2岁,5岁以上发病率低。

EV-A71型灭活疫苗可用于6月龄~5岁儿童预防EV-A71感染所致的手足口病,基础免疫程序为2剂次,间隔1个月,鼓励在12月龄前完成接种。

而对于5岁以上儿童,暂不推荐接种EV71疫苗。

正确认识手足口病

才能有效预防!

再次提醒:

应及时给孩子增减衣物、注意保暖和饮食卫生,一旦出现不适症状及时就医。做好预防工作,别让手足口病有可乘之机!

来源:新医汇、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等

精彩回顾

紧急丨近16万人感染手足口病,防控这样做



转载注明  http://www.clgqw.com/jbzd/12945.html

首页|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广告合作|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合作伙伴|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版权所有 小儿惊厥网站 
Copyright 2012-2020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