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清一女童因手足口病死亡家长注意病毒
前天,乐清一名1岁多女童因手足口病抢救无效死亡。据温州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监测数据显示,今年以来至7月20日,温州市手足口病报告有3万多例,比去年同期翻了一番。
女童父亲说,他是安徽人,在乐清当地一工厂上班。7月21日晚,女儿发高烧被送到当地妇幼保健院,后病情加重,于次日医院抢救。医院医务科工作人员表示,该女童被诊断为手足口病。因病情加重,经抢救无效于22日下午死亡。
手足口病每年有两个发病高峰,分别为5~6月和9~10月。监测数据显示,今年以来到7月20日,温州手足口病有3万多例,比去年同期翻了一番。温州每10万人中,就有名手足口病患者,其中92.7%为0~5岁低龄儿童。但最近三周时间以来,随着幼儿园等学校放假,手足口病发病持续下降。
温州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传染病防制所所长魏晶娇表示,手足口病是一种肠道疾病,有20多种病毒都会导致手足口病发生。今年手足口病的优势毒株为EV71,相比柯萨奇病毒A16型等其他类型的病毒,这种病毒致病性更强,容易导致重症病例出现,且会引起死亡。
相关链接
病情轻重如何判断?
温医院感染科主任陈益平:
症状较轻的概念:孩子可以有轻微的发热、食欲不振、恶心、呕吐,或者有轻症咳嗽、腹泻等表现,但一般状态很好,能吃、能玩。
病情加重的征兆:孩子一般精神差、持续高热、嗜睡、严重呕吐、惊厥、肢体抖动、无力或瘫痪,或者频繁抽搐、昏迷、化验有白细胞增高,这些都是重症表现。如果呼吸很快,有呼吸困难、口唇紫绀、口吐白沫或粉红色血性泡沫痰;不爱动、面色苍白、心率快、四肢发凉、手脚末端发绀,这是危重症的表现。此时,孩子有生命危险,要尽快进行抢救治疗。
家长应如何预防?
对3岁以下婴幼儿,家长应看护好孩子,不要让孩子在地上摸爬玩耍,不要用自己嚼过的食物喂给孩子,同时也应注意做好个人卫生。家长应教育儿童加强个人卫生,做到饭前便后洗手,勤刷牙,勤漱口,勤洗澡。要饮开水,不喝生水,不吃生冷食物。家长应尽量少带孩子到拥挤的公共场所。在给孩子洗澡、换尿布时,要检查孩子皮肤和口腔有没有疹子。注意孩子体温的变化,如果发现孩子有发热、皮疹等症状,医院发热门诊(手足口病门诊)就诊。要加强孩子的营养,注意让孩子休息好,以增强对疾病的抵抗力。
——推荐朋友
- 上一篇文章: 育儿心经丨幼儿急救常识!(幼师和家长值得
- 下一篇文章: 小孩佩戴琥珀好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