残疾预防动画科普来咯残疾预防我们一起g

时间:2023-4-12来源:鉴别诊断 作者:佚名 点击:

                            

普及残疾预防知识

建设健康中国

年8月25日是全国第六个残疾预防日。近期,中国残联等17部门联合印发《关于组织开展第六次残疾预防日宣传教育活动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明确全国第六个残疾预防日宣传教育活动主题为“普及残疾预防知识,建设健康中国”。

加强残疾预防

促进全民健康

随小编一起来了解

残疾预防的那些知识吧!

加强婚前孕检保健

创建健康美满家庭

(点击查看)

加强早期筛查、早期干预

守护孩子健康成长

(点击查看)

加强慢性病致残防控

促进全民健康美好生活

(点击查看)

加强社会心理服务和精神疾病防治

让心灵沐浴阳光,让快乐洋溢胸膛

(点击查看)

预防意外伤害致残

维护公民安全健康

(点击查看)

落实康复救助制度

托起残疾儿童美好未来

(点击查看)

加强儿童伤害和老年人跌倒致残防控

为家庭幸福生活保驾护航

(点击查看)

听力残疾预防篇

常见的耳聋有哪几种?

(1)按发病时段分,耳聋分为先天性和后天性两大类。先天性耳聋是指致病因素发生在母孕期,婴儿一降生即出现耳聋:后天性耳聋是指婴儿降生后,由于各种致病因素导致的耳聋。

(2)按病因分,耳聋可以分为遗传性耳聋、感染性耳聋、药物性耳聋和外伤性耳聋几种。

(3)按发病部位分,耳聋可以分为传导性耳聋、感觉神经性耳聋和混合性耳聋3种。

什么是传导性耳聋?

传导性耳聋是指声音传入耳内的途径发生障碍而导致的耳聋。其病变部位主要在外耳道、中耳及前庭窗、蜗窗,是耳科常见疾病。最常见的是中耳炎及外耳道阻塞性病变。

传导性耳聋的预防措施

(1)保持外耳道清洁,防止外耳道损伤,切忌用不洁火柴棍、牙签、发夹去挖耳,以免引起外耳道炎。

(2)感冒时通常伴有鼻子不通气,切忌用力擤鼻涕而使鼻腔内的鼻涕进入中耳引起中耳炎,擤鼻涕时摁住一个鼻孔轻轻擤出,滴用麻黄素类滴鼻药,使黏膜消肿、通气,易于排出分泌物。

(3)小月龄的婴儿要注意防止呛奶。

(4)游泳前可用浸有凡士林膏的棉花堵塞外耳道口,防止污水进入耳道而引起感染。

(5)若外伤、爆破声等原因导致鼓膜穿孔,应及时就医,防止形成慢性中耳炎。

(6)如患急性中耳炎,一定要及时就医并彻底治疗,延误治疗将发展成慢性中耳炎,严重损害听力。

视力残疾预防篇

什么视力残疾?

视力残疾是指由于各种原因导致双眼视力障碍或者视野缩小,即使经过药物、手术治疗及标准的屈光矫正后仍有视功能损害,双眼中的好眼最佳矫正视力(戴适当的眼镜后的视力)小于0.3,或视野半径小于10度,以致难以用平常方式从事普通人所能从事的工作、学习或其他活动。视力残疾包括低视力和盲。

正常视力发育参考值是多少?

眼球和视功能是逐渐发育而成的。正常视力发育参考值是:

1个月时只有眼前手动,追随光亮;6个月时可达0.06;1岁时0.1;2岁时0.5;4岁时0.8;5岁后可达1.0。

导致视力残疾的主要原因有哪些?

年我国第二次残疾人抽样调查数据显示,我国导致视力残疾的前五位眼病是白内障、视网膜色素膜病、角膜病、屈光不正和青光眼。但儿童与老年人视力残疾的发病原因和发病率相差很大。

儿童致盲及低视力的主要眼病是先天性遗传学眼病,其次是屈光不正、弱视、白内障、角膜病、视网膜色素膜变性、眼外伤等;

老年人致盲及低视力的眼病主要是白内障、角膜病、青光眼、老年性黄斑变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肢体残疾预防篇

哪些原因会导致肢体残疾?

造成肢体残疾的原因有许多,调查表明我国造成肢体残疾的前十位原因依次为脑血管病、骨关节病、小儿麻痹症、工伤、交通事故、发育畸形、脑性瘫痪、脊髓疾病、感染和地方病。其中脑血管病在城市占到肢体残疾原因的25%;骨关节病在农村占到19%;脑性瘫痪、发育畸形以及先天性发育障碍是0~14岁肢体残疾儿童最主要的致残原因;而脊髓灰质炎、其他外伤、交通事故、工伤等是25~54岁青壮年肢体残疾人的最主要致残原因;脑血管疾病、骨关节病和其他外伤等是55及55岁以上老年肢体残疾人的最主要致残原因。

偏瘫发生前有哪些征兆?

脑中风发生前通常会有一些征兆,应引起注意,及早采取措施。下列情况是偏瘫发生时常见的征兆:

(1)发作性眩晕。(2)发作性一侧性黑蒙或双目失明。(3)突发言语不利。(4)突发一侧肢体无力或四肢无力。(5)突发一侧肢体麻木。

发生中风时应怎样处理?

中风的学名叫脑卒中也叫脑中风。脑中风包括两种情况:脑梗塞(脑血管被阻塞使局部脑组织缺血)和脑出血(脑血管破裂出血)。这两种情况症状相似,紧急处理的方法也有共同点。患有高血压、心脏病或糖尿病的患者,突然头晕、头痛或呕吐、晕倒,随后出现口眼歪斜、流口水、说话含混不清、一侧肢体瘫痪,就很可能是中风了,要立即采取以下措施:

1.不要摇晃患者,尽量少移动患者,尽快呼叫急救车。

2.宽松患者衣服。如果患者清醒,让患者半卧或平卧休息。

3.如果患者意识丧失,可将患者摆放成侧卧位,头稍后仰,以保持呼吸道通畅;取出患者的假牙,及时清理患者的呕吐物,防止患者将其吸入肺中。

4.密切注意患者的意识、血压、呼吸和脉搏,不要给患者进食、喝水。

智力残疾预防篇

导致智力残疾的因素有哪些?

第二次全国残疾人抽样调查将导致智力残疾的因素划分为以下八类:①遗传(染色体异常和畸变、先天性代谢异常)。②发育障碍(胎儿和新生儿窒息、早产、低体重和过期产、发育畸形、营养不良)。③疾病(感染性脑疾病、脑血管病、物质代谢、营养疾患、内分泌障碍、惊厥性疾病、精神病)。④创伤或意外伤害(母孕期外伤及物理伤害、产伤、工伤、交通事故、其他外伤)。⑤中毒与过敏反应。⑥不良文化因素(文化剥夺、教养不当、感觉器官剥夺)。⑦其他。⑧原因不明。

在已知导致智力残疾的因素中排在前三位的分别是:非传染性疾病致残、遗传性致残和发育缺陷非遗传性致残。

应当注意的是,智力残疾往往不是单一因素导致的,而是多重因素交互影响的结果。

预防儿童智力残疾有哪些措施?

①开展遗传咨询及产前诊断,减少遗传性代谢病和染色体异常等疾病的发生。

②加强孕期保健,注意孕期营养均衡。避免接触有害化学物质和放射线,戒烟酒,避免服用致畸药品。做好产前检查,预防孕期感染和妊娠并发症,避免病理分娩(剖宫产、产钳助产等)。

③加强宣传教育,提倡优生优育,避免近亲结婚和高龄妊娠。

④做好儿童保健,注意婴幼儿营养均衡。预防中枢神经系统感染,避免脑外伤。

⑤出生后尽早发现苯丙酮尿症等先天代谢性疾病,立即开始相应的治疗,预防继发智力残疾。

⑥不良文化因素导致的儿童智力残疾的预防措施较为复杂,需要社会、家庭和教育系统通力合作,共同为儿童建立安全、健康、具有适宜刺激的成长环境。

为什么有必要对智力残疾儿童进行早期干预?

发现儿童智力残疾后,最重要的是进行早期干预。早期干预是指将早期教育的方法用于高危新生儿或发育偏离正常的5~6岁以前的儿童,特别是3岁以前的小儿,尽早补偿特殊儿童的缺陷,使他们的身心尽可能正常地发展,提高特殊儿童的社会适应能力。

近年来,脑科学和儿童心理学的研究都表明,6岁以前,特别是3岁以前,人脑发育最快、可塑性最强,易受环境的影响。

因此,不失时机地从医学、康复、教育、社区角度对智力残疾或高危儿童进行早期干预,可以促进儿童运动能力、感知能力、认知能力、语言交往、社会适应能力和生活自理能力的发展,最大程度地减少智力残疾带来的危害。

精神残疾预防篇

哪些原因容易导致精神分裂症或抑郁症?

(1)遗传易感性。精神分裂症和抑郁症都具有遗传倾向,目前认为精神分裂症或抑郁症是多个易感基因造成的复杂疾病。因此,家人或亲属中有精神疾病患者的,患病的可能性会增加,但并不是一定患病。

(2)不良生活事件。每个人都生活在社会上,不良生活事件对所有人都会造成影响。不良生活事件主要指失业、离婚、亲人去世、生意失败等。不良生活事件往往是精神疾病的诱因,使患者的精神症状变得明显或加重。

(3)性格内向,不良人际关系。遇到不愉快的事情和困难,不能找人诉说,不能采取正确的解决方式。对其他人产生怀疑、愤恨、嫉妒等,往往会变得敏感多疑。

儿童也会患精神残疾吗?

会的。儿童的精神疾病属于儿童精神科诊治的范畴。儿童精神疾病包括常见的精神疾病及特发于儿童期的精神疾病。常见精神疾病包括精神分裂症、抑郁症、双相情感障碍、焦虑症、强迫症等。特发于儿童的精神疾病是指仅发病于儿童的一类精神疾病,包括精神发育迟滞、儿童孤独症、注意缺陷多动障碍(家长一般称其为多动症)、抽动症、品行障碍等。不同疾病的治疗方法也不同,要带患儿到儿童精神疾病专科进行诊断与治疗。

如何尽早发现孩子患孤独症?

孤独症属于广泛性发育障碍的一种。多于3岁前起病。临床表现为三大核心症状:社会交往障碍、言语和沟通能力障碍、局限刻板的兴趣与行为。

孤独症最主要的症状就是社会交往障碍。第一,患儿与家人缺乏依恋,对家人是否陪伴无动于衷,不与其他小朋友玩。第二,患儿言语发育缓慢,有些患儿无言语或语言非常简单;目光对视差;不会点头摇头表示要求。第三,局限的兴趣和行为也是孤独症的症状之一。患儿不喜欢普通儿童喜爱的玩具,而是喜欢电视广告、各类商标等;行为刻板固定,如喜欢走固定的路线,有晃手、玩手、看手等行为。

家里患有孤独症的孩子,父母应该怎么办?

第一,父母应该带孩子去儿童精神专科就诊,听取儿童精神专科医师对孤独症患儿的病情分析及相关建议。

第二,进一步了解什么是孤独症,应该如何进行治疗。

第三,对孩子进行针对性的干预训练;可以带孩子去孤独症专业的训练机构进行训练,改善交往及语言能力,同时家长自己也要学习训练孩子的方法。

第四,家长应该调整好自己的心态。有些家长不愿承认孩子的病,四处寻求能治好孤独症的“灵丹妙药”。其实,对于孤独症,目前没有特效药物,最为有效的治疗手段就是进行针对性的康复训练

原标题:《残疾预防

动画科普来咯!残疾预防我们一起get!》

    

转载注明  http://www.clgqw.com/jbzd/14064.html

首页|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广告合作|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合作伙伴|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版权所有 小儿惊厥网站 
Copyright 2012-2020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