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士节蹲点不一样的男护士壹日报

时间:2024/6/3来源:临床表现 作者:佚名 点击:

最好的白癜风治疗医院 https://yyk.familydoctor.com.cn/2831/schedule/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记者韩虹丽王帅实习生王钟玉

在有些人眼里,护士是天使,用呵护帮助患者恢复健康;在有些人眼里,护士可能只是从事打针发药等简单的工作。“我们就像是螺丝钉吧,虽然不起眼儿却很重要。”从事了34年护理工作的护士长徐群用一句话总结了这份职业。

5月12日是国际护士节,到底护士的一天是怎样的,记者进行了蹲点体验。

“提前”的时钟

6点50分,陈子国一分不差准时从小区的单元楼里走了出来,“周一都得提前10分钟出门,怕堵车。”

陈子国是医院急诊科的一名护师,工龄8年。

在医院附近停下车,陈子国走进了一家早餐店,两个包子、一个鸡蛋、一杯豆浆,只要是早班他都会惯例提着早餐三件套走进职工通道,“滴~”员工卡,今天又提前30多分钟到达了岗位。

医院最忙的科室之一,这里的护士需要三班倒,轮着上早班、中班、夜班,“每个班次都要提前15分钟到达,开交接会。”陈子国上班的第一个任务就是清点耗材物资,左手一份清单、右手一支笔,勾勾画画,嘴里还嘟囔着型号、数量…“一次性耗材,仪器设备,抢救药品等都不能出一点差错。”

说起来陈子国还是名90后,医院从事护理工作了,“8年了,也没感觉有啥不一样的,就是将这份细心一直保持下去就可以了。”

“过硬”的本领

在医院急诊的候诊区,有的家长搂抱着孩子,有的家长不停的踱步,来分散着自己的忧心和焦虑。

“请号到5号台输液…”大厅的广播中反复播放着提示音,除了需要急诊的患儿,很大一部分孩子都要进行输液治疗。与成年人候诊区不同的是,孩子们啼哭声有些嘈杂让广播声都显得不那么清晰,也让人揪心。

“小乖乖,不害怕,你给叔叔说喜不喜欢小猪佩奇呀。”“不怕不怕,不疼的。”包括陈子国在内,输液室的护士们在扎针都要轻言轻语地帮孩子分散一下注意力。总是要哄的,明明自己学的是护理专业,现在却比幼儿园老师还会哄孩子,陈子国向记者打趣道。

不仅要哄,知识也得过硬。儿科急诊的大都是突发急症,最大的问题是患儿无法描述病情,直接表达的方式就是哭闹,且不主动配合治疗,“尤其是小孩子身体还没完全发育成熟,像血管组织都要比成年人细嫩,全靠护理人员的手法判断。”陈子国说这些都给儿科医护人员增加了难度。

不到11点,餐厅就往休息室送来了午饭。“吃饭这么早啊?”记者不禁发出了疑问。“嗨,我们是轮流吃饭,谁有空谁先来吃,饭菜都不错每天都有菜谱。”陈子国打开餐盒,一荤两素,今天有辣子鸡和小鸡腿可以选择。

三名护士在休息室边吃饭边话了话家常。

“你今天咋点了麻辣烫了”

“换个口味呗”

“不吃米饭这是要减肥啊”

规定半个小时的吃饭时间,恐怕是一天工作中难得的休息时光了。

“螺丝钉”的品质

“儿科急诊虽然辛苦些,但是看到患儿痊愈,自己的付出都是值得的,如果再有患儿家属的一句感谢,那就是我们最大的满足了。”不仅白天如此,到了晚上急诊科输液室里依然有很多患儿打点滴,疲惫着急的父母陪在一旁,哭闹声此起彼伏。在这样的环境中,护士扎针、换药、安抚,依然紧张忙碌。在医院从事了34年护理工作的护士长徐群说,我们就像是螺丝钉吧,虽然不起眼儿却很重要。

在输液室背后记者还看到,几名穿着隔离衣的医护人员在不停的分拣药物。“一天最少也得配瓶药吧。”仝娜作为一名配药间的护士,像分拣配药这样的动作一天可能要重复上千次。“8小时的工作,手很酸吧?”记者问。“习惯了,刚开始肯定是很酸的,现在已经练出来了。”

儿科的急诊最忙碌的时刻往往都集中在晚上。像呼吸骤停、高热惊厥、腹泻抽搐、误食异物、外伤以及新生儿问题都会在急诊中出现,夏季还多出现溺水、食物中毒等问题。

很多时候,患儿送入都是前后脚。“每当走廊上传来嘈杂的脚步声时,我们就知道患儿到了!”

徐群说像这样的例子其实有很多,患儿张着嘴,胸部起伏如同过山车,父母带着哭腔有些语无伦次:“不知道怎么回事,孩子就突然这样了。”

吸氧、接上心电监护、心肺复苏….“呼气,吸气。对,就这样。”伴着医护人员的抢救和鼓励,患儿的脸色也逐渐好转。

(监控画面)

夜晚的儿科急诊,即使交接班,护士说话的声音也要比平时低上几个分贝,安静的表象之下,其实充满了波涛。“儿科急诊的护士,不仅要有一颗呵护的心,更要有一双敏锐的耳朵和明亮的眼睛。”徐群说。

在急诊科,特别是儿科急诊,护士更要有十二万分的耐心和细心。“宝宝乖,让叔叔/阿姨看看,我们就不疼了哦。”这些温柔的话语,在记者耳边不时响起,温和的语言抚慰了哭闹的孩子,也抚慰了焦虑的家长。

今年护士节与母亲节是前后脚,在休息室的窗台上记者还看到了不少鲜花,有的是孩子送给妈妈的,有的是患者送给护士的,“谢谢您母亲般的呵护”花篮的卡片上手写了这样一句话。

“来啦~”“走啦~”下班时的陈子国换上了一身运动装,下楼梯的时候与同事打了个照面,很显然,这根守护小朋友的接力棒又传递到了同事的手上…



转载注明  http://www.clgqw.com/lcbx/14624.html

首页|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广告合作|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合作伙伴|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版权所有 小儿惊厥网站 
Copyright 2012-2020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