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夜儿科病房,传来撕心裂肺的呼救别用爱
一次平常的夜班换班
上周五下班前,同事小文叫住了我,说她想趁周末时间,提前带着儿子去过儿童节,然后儿子就要回老家了。
而不巧的是周五晚上她要值班,所以和我打个商量,能不能和她换一下班。
正好我周末也没什么事,就欣然同意了,与人方便自己方便嘛!不曾想,又一次让我经历了一场惊心动魄的生死救援!
凌晨一点传来撕心裂肺的呼救
大约在凌晨一点多的时候,我正在研究几个经管病人的病历。突然间,一阵急促的呼喊打破了病房的宁静,“医生救命呀,救救我儿子……”
虽然不见其人,但听声音就知道孩子病情非常危急!立马起身跑了过去,一看宝宝面色苍白、口唇发紫,已经呈昏迷状态了,赶紧送抢救室进行气管插管,心肺复苏。
简单询问家属得知,孩子小林(化名)14岁,入园前口服了大量“盐酸地芬尼多片”(就是我们常说的晕车药),并饮入了约30ml白酒!
盐酸地芬尼多片是临床上常用的防治晕动症的药物,即老百姓所谓的晕车药。此药物成人剂量为75mg/天,小林服用的剂量已超过成人剂量10倍以上,会出现中枢神经系统抑制作用,严重低血压、休克,甚至死亡!
口服大剂量这个药物并饮酒,造成生命危险
而孩子为什么要采取这样极端的方式?家长只字不提,当时我也无暇多问。
一场惊心动魄的生死救援
当时小林已出现致命性的危重症状,情况十分紧急!时间就是生命!综合小林的情况,我当即给出诊断,为药物中毒、惊厥持续状态、休克等。
当时孩子血气分析提示PH6.7、乳酸20mmol/L,为致死性血气分析,命悬一线!立即给予了镇静药物止惊和洗胃,对小云进行全力抢救!
一方面通过畅通气道、防误吸、紧急行气管插管机械通气;另一方面快速补液、行血液灌流促进毒物排泄。
眼看孩子即将转危为安,却又出现了消化道出血,血压进行性下降。马上紧急使用了止血药物,并联系了血浆、红细胞悬液输注,经过紧急抢救,孩子情况逐渐好转并最终稳定下来。
后面几天,我们持续给予小林保护脏器、抗感染、维持内环境紊乱等治疗。ICU医护人员也对小林进行多次血液灌流排出中毒药物。
全方位护理下,小林成功度过了中毒后心脑肺肾等多个脏器功能障碍、严重消化道出血等重重难关,病情明显好转,脑复苏情况良好,意识逐渐清楚,各脏器功能恢复良好。
就在昨天,小林顺利撤下了呼吸机,拔除了气管插管,生命体征恢复平稳。至此,终于从死神手里把孩子夺了回来!
在与小林相处的一周时间,我们发现这个孩子真的称得上是多才多艺,会唱歌,会弹吉他,还会吹笛子......总之,就是那种标准的别人家孩子。
那么,为什么如此优秀的一个14岁孩子会采取这样的极端方式呢?
其实我只想吓一吓爸爸妈妈,让他们能听听我的声音!
原来,小林在家里是独子,从小到大家里对他的要求都比较高!小林的爸爸不容许孩子有任何的犯错;小林的妈妈,则不容许孩子把时间浪费在她所认为的无意义的事情上。
在小林的父母看来,这个就是他们爱孩子的方式。而且他们也知道小林在学校、或是在小区里,都是别人家羡慕的孩子,因为成绩优异又多才多艺。
而恰恰因为如此,他们对小林的要求就愈加严格!生怕一点点的不努力,孩子就会从山峰上滑到谷底。
在上周五那天,小林下午放学后和几个小伙伴去打篮球,而旷了钢琴老师的课。小林父母知道后,就轮番开始了对孩子的数落。
小林不止一次的表达他不喜欢钢琴,喜欢篮球、喜欢轮滑,而小林父母却认为那些都是不正经小孩才干的事。
在父母不断的责骂声中,小林第一次开启了顶撞模式,愤怒的父亲狠狠扇了小林一巴掌....
于是小林转身走进了自己的房间,拿出手机上网搜索自杀方式。后面趁父母不注意,拿了一瓶奶奶平时吃的晕车药和一瓶白酒去了厕所,然后就发生了本文开头的一幕。
事后小林说,其实我只想吓一吓他们,让爸爸妈妈能听听我的声音!
别用爱的名义,把孩子越推越远!
说真的,我做儿科医生这10年,经历过大大小小数十次命悬一线的抢救,但抢救一个自杀的孩子还是第一次,小林的故事不免让我感到唏嘘!
为人父母,我深知养育一个孩子需要付出太多太多,深夜哺乳、医院,不停的换尿布、变换着各种花样做辅食、上学要辅导作业、帮助树立的三观......每一样都要花费巨大精力。
可是很多时候,我们给予孩子的,每一样都是我们认为的最好、我们认为的最适合、我们认为的最好的爱.......却很少或根本就不
- 上一篇文章: 湖湘自然历丨林中采药去平常三叶草,天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