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儿童用药禁忌附常见儿童禁用或慎用

时间:2017-5-21来源:临床治疗 作者:佚名 点击:

宝宝的身体是娇嫩的,也是最敏感的,它敏锐地感触着季节的变换、天气的冷暖,同样对外来药物也十分敏感,一旦护理或用药不当,常常会突然出现发热、皮疹等症状,甚至发生危及生命的紧急情况,令年轻的家长惊慌失措。儿童用药是很有讲究的,安全用药对小儿尤其重要。

有效是治病的首要目标,但是安全是其前提。小儿并非成人的缩影,用药也并非成人剂量适当减少即可。因为儿童处在生长发育时期,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及许多脏器发育尚不完善,肝、肾的解毒和排毒功能以及血脑屏障的作用也都不健全,所以儿童用药是很有讲究的,安全用药对小儿尤其重要。

孩子生病时是不是一定要吃药呢?当然不是。有的疾病靠调整饮食、加强护理与休息等就可康复,如受凉感冒、轻型腹泻等,并不一定要借助药物来治疗。那么,什么样的病才需吃药呢?这也很难一概而论,最好是由医师决定,父母不要自作主张,或甚至要求医师一定要打针、开药。如果必须服药,父母除了要注意喂药的方法外,一般用药的常识不可疏忽。

值得注意的而是,小儿感冒发烧,家长慌乱,短时内重复给药。其实,儿童肝、肾发育不完善,这样易使药物蓄积,伤及肝肾。此外,很多家长看到孩子生病,就急着要输液。事实上,这些家长是无知的。郭主任说,在众多给药途径中,外用药最安全,其次口服,最后是输液,输液危险系数最大,一旦出现输液反应,会有人因此丧命。因此,能不输液就不输,想用药时,首选儿童专用药,并遵守医嘱把握药量。

一般用药的常识

(1)不要任意给孩子吃成药。因为成药的成分及主治效果是一成不变的,无法对症下药。有时不但不能针对症状治疗,还可能会影响孩子的健康。   (2)不能擅作主张把剂量增加或减少。因为剂量是依孩子的体重、年龄、性别、给药方法、排泄率及药物的作用等条件量定的,随便更改会降低药效。   (3)要照处方的指示正确服药。例如药水、糖浆用前要摇匀;药物宜避光并放在阴凉处;夏天时,药水易变质或生蜉蝣物,不宜存放太久等。药物有标记脱落、药物变色、溶液产生沉淀或混浊有杂物等情形时,应将药物抛弃。   (4)服药时间要正确。按照医师指定的时间睡前、饭后、两餐间服用、顿服或临时用药。   (5)药物应放在高处,避免孩子误食而引起意外伤害。   (6)喂药时不可过于强迫,须小心避免呛入气管,引起吸入性肺炎或梗塞。   (7)喂药方式:对于较大的小孩,尽量与他沟通或鼓励他自己吃药。对于一些始终排斥吃药的小孩,不妨将药偷偷加到饮料内,让其不知不觉地喝下去。对于更小婴幼儿,家长可把药水或药粉放在空奶瓶内,加少量水让宝宝吸吮。

小儿常用药的不良反应

当医生为小儿开出药品之后,家长应当了解所用的药可能有哪些不良反应,以便及时发现药物不良反应的最初迹象,并立即停用有关的药物,以避免严重的药物不良反应。那么,小儿常用药有哪些不良反应呢?

(1)抗感染药:青霉素除过敏反应外,钠盐大剂量快速静注可引起钠负荷过度造成充血性心力衰竭。在氨苄青霉素应用中,约有10%的发生腹泻。四环素在体内存积于骨和牙质中,引起变色和釉质发育不全,在7岁以前是禁止使用的。红霉素抑制茶碱类药物的代谢,从而使茶碱类药血清浓度升高到毒性水平。庆大霉素、卡那霉素、链霉素以及小诺霉素可引起听神经及肾损害。氯霉素可抑制骨髓造血、增加灰婴综合征的危险性。异烟肼可引起肝损害、神经炎、小脑功能障碍和惊厥。

(2)解热止痛药:过敏性体质的儿童服用阿斯匹林可发生假变应性反应,如支气管痉挛、鼻炎和荨麻疹;可待因可引起便秘。

(3)驱虫药:哌哔嗪(驱蛔灵)剂量过大可引起共济失调、眼震和反射减弱。

(4)抗惊厥药:苯巴比妥可使儿童出现倦睡。酰胺咪嗪量增加过快可引起倦睡、共济失调和复视。苯妥英钠血清浓度一旦达中毒水平,可出现小脑功能障碍和癫痫发作,因而一般不供儿童用;长期服用该药可出现齿龈增生和多毛症。安定可使呼吸暂停、低血压和心脏停搏,以直肠给药为宜。

(6)止喘药:舒喘灵可引起震颤、头痛、头晕、心悸和心动过速。茶碱可引起失眠、震颤、神经过敏、烦躁,剂量过大可引起全身性惊厥。

(7)激素类:可使小儿对感染性疾患易感性增加、向心性肥胖、多毛、高血压等。

(8)心血管药物:地高辛的毒性表现为厌食、恶心、倦睡、视觉障碍和心律失常。心得安引起支气管痉挛。速尿引起营养不良及低血钾症。

 儿童用药都是比照成人用量“酌量减半”,这种被称为成人“缩小版”的儿童用药法,医学专家认为极不科学。目前,计算儿童用药剂量的主要方法有三个,年龄、体重、体表面积,还有就是药品说明书。

  (1)按年龄计算。通常来说,7~11岁是1/3~1/2成人剂量;11~14岁是1/2~2/3成人剂量;14~18岁是3/4成人剂量。

  (2)按体重计算。小儿体重(千克)计算法:1岁以上:体重(千克)—年龄×2+8。

  (3)按体表面积计算。小儿体表面积推算法:体表面积(平方米)-体重(千克)×0.+0.1。

药品名称

禁用或慎用原因

氨基糖苷类:庆大霉素、阿米卡星、链霉素、卡那霉素、小诺米星、大观霉素、新霉素等

慎用:未成年儿童和新生儿肾脏功能没有发育成熟,并且导致药物半衰期延长,所以在使用氨基糖甙类药物时应该慎重。

使用过量会导致听力下降,严重者可使听神经发生变性和萎缩,从而导致不可逆性的耳聋、耳鸣。

与速尿合用,增加耳毒性和肾毒性;不宜与头孢唑琳合用,可致肾功能衰竭;与抗组胺合用,掩盖耳毒性。

大环内酯类:红霉素、无味红霉素

2个月以内尽可避免使用,2个月以上慎用或医生密切监护使用。可导致婴儿肥厚性幽门狭窄,用药时应监测有无胆汁的呕吐及喂食后的刺激反应。

本类药物有肝毒性,严重者导致儿童肝脏损伤、肝功能衰竭、药物性肝炎,甚至死亡。

林可霉素

1月龄以下的新生儿禁用,包括滴眼液和滴耳液。

氯霉素

新生儿和早产儿禁用,儿童慎用,可导致再生障碍性贫血、灰婴综合症,肝功能衰竭

喹诺酮类药:诺氟沙星、氧氟沙星、环丙沙星等

18岁以下患者禁用。可导致软骨发育障碍,影响儿童生长发育。

四环素类:四环素、土霉素、多西环素、米诺环素

8岁以下小儿禁用,引起呕吐、腹泻、牙釉质发育不全及黄染,并有终身不退的可能,骨骼生长迟缓,小婴儿还会产生脑水肿

磺胺类:复方新诺明(SMZ-TMP)

2月以下婴儿禁用。可与胆红素竞争在血浆蛋白上的结合部位,而新生儿的乙酰转移酶系统未发育完善,磺胺游离血浓度增高,以致增加了核黄疸发生的危险性,因此该类药物在新生儿及2个月以下婴儿的应用属禁忌。儿童处于生长发育期,肝肾功能还不完善,用药量应酌减。

呋喃妥因、呋喃唑酮(痢特灵)

1个月以内的新生儿禁用。可引起新生儿溶血性贫血;多发性神经炎,表现为手、足、皮肤麻、胀、痛感或蚁行感,并逐渐向躯干伸延,严重时手拿不住东西,足背抬不起来,感觉全部消失,皮肤粗糙、冰凉、不出汗。

咪康唑

1岁以下儿童禁用。咪唑类抗真菌药都有一定的肝毒性。

哌嗪(驱蛔灵)类驱虫药

2个月以内尽可能避免使用,2个月以上慎用或医生密切监护使用。哌嗪类对人体(特别是儿童)具潜在神经肌肉毒性,应避免长期或过量使用。

阿苯达唑(肠虫清)

2岁以下小儿禁用。蛲虫病易自身重复感染,故在治疗2周后应重复治疗一次。

呋塞米(速尿)

儿童慎用。本药在新生儿体内半衰期明显延长,新生儿用药间期应延长。忌与氨基糖类合用。

肼苯哒嗪

婴儿、新生儿忌用,可致红斑性狼疮综合征

氯丙嗪

新生儿忌用,可致麻痹性肠梗阻,新生儿黄疸。6岁以下儿童慎用,6岁以上儿童酌情减量。

氯雷他定

2岁以下儿童使用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尚不明确,慎用。但有研究显示,1~2岁儿童应用本药后的药代动力与2岁以上儿童及成人相似。

西替利嗪

2岁以下儿童用药的安全有效性尚未确证,不推荐使用。在6-12岁儿童血浆中半衰期为6小时,在2-6岁儿童中为5小时,所以血浆代谢儿童要高于正常成人。

布地奈德(气雾剂)

2岁以下儿童应慎用或不用。

羟氯喹

年龄低于6岁的儿童禁用。6岁以上儿童应使用最小有效剂量,不应超过6.5mg/日。

奎宁

新生儿忌用,易发生血小板减少,临床表现为皮肤稍挤压即出现局部青紫。

伯氨喹

新生儿忌用,易引起溶血性贫血,表现为呼吸急促、全身青紫,有血样尿,新生儿黄疸。

维生素A

婴幼儿对维生素A敏感,应谨慎使用。长期大剂量应用可引起维生素A过多症,甚至发生急性或慢性中毒,以6个月至3岁的婴儿发生率最高。

维生素C

新生儿慎用。不宜长期过量服用本品,否则,突然停药有可能出现坏血病症状。

维生素D

儿童应谨慎给药。过量可引起低热、呕吐、腹泻、厌食、甚至软组织异位骨化、蛋白尿、肾脏损害等症,婴儿服过多,则引起婴儿高血压。

氨茶碱

新生儿血浆清除率可降低,血清浓度增加,应慎用。超量会导致氨茶碱急性中毒,出现烦躁不安、出虚汗、心动过速甚至休克死亡,应严格按医生指导掌握用量

铁剂(硫酸亚铁、枸橼酸铁铵糖浆等)

忌空服服用,否则刺激胃肠道;也忌与牛奶、豆浆、苏打饼干、菠菜汁、茶水等同服

阿司匹林

新生儿禁用,对12岁以下的儿童患流感或水痘后要忌用,易患雷耶氏综合征,开始时发热、惊厥、频繁呕吐,最后昏迷、肝功能受损,很容易误诊为中毒性脑病或病毒性脑炎

小儿退热片、APC

新生儿禁用,需医生指导使用

对乙酰氨基酚(扑热息痛)

可用于3个以上儿童。每日用量超过2g时,便可能发生急性中毒,甚至可以引起致死性肝损伤。用于解热连续使用不得超过3天,用于止痛不超过5天。

吲哚美辛(消炎痛)

14岁以下小儿一般不宜应用此药,如必须应用时应密切观察,以防止严重不良反应的发生。儿童对本品敏感,有用本品后因激发潜在性感染而死亡的报道。

奥沙普秦(诺松)、吡罗昔康

儿童禁用

美罗昔康

15岁以下儿童禁用

塞来昔布

18岁以下禁用

奋乃静

12岁以下儿童用量尚未确定。新生儿忌用,可致麻痹性肠梗阻;新生儿黄疸。

地西泮(安定)

新生儿禁用。幼儿中枢神经系统对本药异常敏感,应谨慎给药。

阿普唑仑

18岁以下慎用

利眠宁

6岁以下儿童慎用,6岁以上儿童减量使用。

维生素K1

新生儿慎用。有超剂量使用引起新生儿溶血、黄疸、高胆红素血症报道。

维生素K3

较大剂量维生素K3可在新生儿特别是早产儿引起溶血性贫血、高胆红素血症及核黄疸症,但维生素K1则较少见。

雷尼替丁

不建议用于儿童,8岁以下小儿禁用。

法莫替丁

儿童慎用,对小儿的安全性尚未确定

雷贝拉唑

对小儿的安全性尚未确定,儿童不推荐使用

奥美拉唑

尚无儿童用药经验,婴幼儿禁用。

丁溴东莨菪碱(解痉灵)

乳幼儿、小儿慎用

莫沙必利

儿童及青少年慎用

奥氮平

18岁以下不宜使用

利培酮(维思通)

禁用于15岁以下儿童

丙米嗪

6岁以下儿童禁用。6岁以上儿童酌情减量。

培他啶

儿童禁用。

哌甲酯

曾有本品可抑制生长发育的报告,儿童长期用药应审慎,6岁以下小儿尽量避免使用。

对氨基水杨酸

2个月以内尽可能避免使用,2个月以上慎用或医生密切监护使用

复方苯乙哌啶

新生儿和幼儿可引起呼吸抑制,故2岁以下小儿禁用。

异烟肼

2个月以内尽可能避免使用,2个月以上慎用或医生密切监护使用

吗啡

婴幼儿慎用,未成熟新生儿禁用。

哌替啶(度冷丁)

婴幼儿慎用,1岁以内小儿一般不应静脉注射本品或行人工冬眠,儿童慎用

芬太尼

儿童或18岁以下慎用

安素

4岁以下儿童不宜使用

环孢素

1岁以下婴儿禁用。但1岁以上儿童按标准剂量给药山地明后未出现特殊问题。在几项试验中,患儿按体重所需要的和能耐受的山地明剂量要高于成人。

钙剂

忌食菠菜及其菜汤,易形成草酸钙而影响吸收

微量元素锌

浓度大于15mg/L时损害巨噬细胞,减弱杀灭真菌的能力,增加脓疮病的发病率

中药滋补剂:人参、人参蜂皇浆、冬虫夏草等

儿童及青少年









































白癜风那里能治好
哪个医院治白癜风好


转载注明  http://www.clgqw.com/lczl/4991.html

首页|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广告合作|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合作伙伴|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版权所有 小儿惊厥网站 
Copyright 2012-2020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