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天孩子身体哪能捂哪不能捂

时间:2017-4-3来源:预防保健 作者:佚名 点击:

冬天到了,全国迎来了“妈怕冷”的季节。于是很多孩子被裹成“小粽子”,出个门是里三层外三层,到了室内也不敢放松警惕。其实,孩子多半怕热不怕冷,若一味给孩子“捂”,反而“捂”出病来。

误区一:给孩子穿的、盖的越多越好

孩子睡觉时不给脱去棉衣、棉裤,还加盖过多的棉被,甚至还将被盖过头。外出时里三层,外三层,头戴帽子,再加围巾。

科普:衣服或被子将婴儿包盖得过紧、过严、过厚,导致孩子身体周围环境温度过高,过暖,最后会造成孩子体温上升、高热、抽搐、脱水昏迷等。

建议:

1.冷天给孩子穿衣要适度,应选择轻柔、透气性好、保暖的衣服,更要让孩子有活动的余地,切忌剥夺孩子自己推开衣服的反抗能力。

2.正确的穿衣标准:孩子穿衣件数和大人一致或者比大人少一件。

3.在寒冷的天气,也不要无限制地在婴儿被褥周围加热水袋等物品。

误区二:发烧要捂出汗

孩子一发烧,家长就给孩子穿得多多。有的说,孩子发烧了很怕冷;有的说,穿得厚点是为了捂出汗,孩子一出汗就退烧了。

科普:对孩子来说,发烧捂出汗,往往越捂越热,容易造成捂热综合症,还容易诱发高热惊厥。

建议:

1.其实孩子发高热往往肢体循环会变差,手脚冰凉,正确的方法应该是把孩子的衣服略微解开,让孩子充分散热,而手脚要保暖。

2.很多人认为孩子发烧了就不能洗澡,洗澡容易着凉。其实孩子发烧了洗热水澡更有利于散热。如果洗澡不便的话,建议妈妈们可以尝试用温水拭浴来退热。

其实,新生儿或小婴儿的体表面积相对比成人大,因此,散热也比成人慢,如果捂的过久或保暖过度,孩子身体周围的温度会急剧上升,而此时又因包裹太多影响散热而使机体处于高热状态。

这时候,人体皮肤上的小血管可出现代偿性扩张,以通过皮肤蒸发也就是出汗和呼吸增快来加速散热,所以宝宝会大量出汗,甚至脱水、缺氧、高热、抽搐昏迷,甚至呼吸、循环衰竭,这也是我们常说的“婴儿捂热综合症”。

不能捂的同时切记这五大部位要保暖

腹部

孩子多动,裤子容易往下滑;尤其在爬行、父母抱、做游戏等过程中,孩子的上衣经常被撩上至胸腹部。

因为肚子是脾胃之所,所以保护好肚子其实也就是在保护脾胃。若小肚子受凉,易损伤孩子脾胃功能,发生腹痛、腹泻、消化不良等疾病,因此肚子的保暖尤为重要。

支招

给孩子穿戴肚兜或是保暖的小背心都是不错的方法。若是孩子睡觉爱踢被子,把孩子放在睡袋里也是不错的选择。

背部

保持背部的“适当温暖”,可以预防疾病、减少感冒。所谓“适当温暖”就是不可过暖,否则背部出汗多,汗水变凉后容易因背部湿凉而引起感冒。所以,根据孩子背部冷热决定穿衣是妈妈们需学会的穿衣法则。

支招

可以给宝宝穿着轻便又保暖的装束,比如毛衣,棉质或羽绒的衣服。最好是宝宝活动时也不会束手束脚。同时,柔软的棉内衣不仅可以吸汗,还能让空气保留在皮肤周围,阻断体内温度的丢失。

足部

脚部是阴阳经络交会之处,皮肤神经末梢丰富,是对外界最为敏感的地方。

但是幼儿脚的表面脂肪很少,保温能力很差,因此做好幼儿双脚的保暖工作,才能更好地保证孩子身体适应外界气候的变化。

支招

很多家长错误地认为宝宝的袜子越厚保暖效果越好,袜子厚却不吸汗,很容易潮湿,大量的水分会挤掉袜子纤维中的空气,由于少了空气这种极好的隔热体,袜子潮湿时就会使宝宝的脚底发凉,反射性地引起呼吸道抵抗力下降而患上感冒。

在鞋子的选择上,鞋子大小要适合,可以稍稍宽松一些,质地最好是全棉的,这样穿起来柔软舒服,而且这样鞋子里能储留较多的静止空气而具有良好的保暖性。

肩膀

孩子在睡觉的时候可能因为各种原因踢被子,于是肩膀就变成最容易暴露在外的部位。

支招

可以让孩子睡睡袋,这样睡觉期间肩膀、背、腹部都能得到很好的保暖效果;没有睡袋也可以在宝宝原本睡衣的基础上加个小背心,保暖效果也很好。

手部

孩子的体温调节中枢不完善,御寒能力差,如果手着凉,极易导致全身供血不足。

反射性地引起鼻、咽、气管等上呼吸道黏膜血管收缩,对病原微生物的抵抗能力降低,潜伏在体内的致病菌便会乘机大量生长繁殖,引发呼吸道感染。

内容来自网络,版权归原创者所有









































治疗白癜风秘方
西安最好的白癜风医院


转载注明  http://www.clgqw.com/yfbj/4514.html

首页|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广告合作|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合作伙伴|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版权所有 小儿惊厥网站 
Copyright 2012-2020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