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发热38医院吗家长应该怎么做

时间:2022-4-4来源:疾病检查 作者:佚名 点击:

北京看青春痘好医院 http://news.39.net/bjzkhbzy/210627/9113049.html

秋冬季节,是呼吸道疾病高发期,尤其是儿童人群。比如:

家长一:孩子发热38度了,医院吗?

家长二:疫情期间,又是发热,去医院都要做核酸检测,我怕孩子遭罪,医院行不?

家长三:这样发热,会不会把孩子的脑子烧坏呀?

家长四:医院,自己在家里怎么操作?

家长五:娃吃退烧药已半小时了,怎么还发烧?

家长对发热相关知识的认知缺乏,导致一些发热患儿家属,常因紧张而不知所措,有时甚至会采用一些不当方法进行处理,反而影响了治疗效果,特别在小儿出现高热惊厥时,家属甚至不知如何有效应对[1]。常见的两个现象:

一是孩子家长盲目求医。当前我国儿童大多是独生子女,“一人生病,全家陪着就诊”的现象在门诊十分普遍。医院,医院好几趟,情绪上表现出明显的焦虑和恐惧等,这往往影响其对患儿发热的处理。

另一种情况则相反:家长过度用药。最常见的是滥用抗生素[2],家长在没有检查,没有明确诊断的情况下,会自己给患儿用药。一项调查研究发现[3]:家长的学历越高,在学龄前儿童发热时应用抗生素越少。文化程度越高的家长在学龄前儿童发热时,比较冷静,单纯用抗生素的少。

那么,面对孩子发热,家长如何做,才能既避免盲目就医?又不会导致过度治疗?今天,我们从以下几个方面解决问题:

1关于发热

我国在临床工作中通常将肛温≥38℃或腋温≥37.5℃定义为发热,时间≤7天定义为急性发热[4]。引起发热的疾病很多,多数患儿发热是由病毒感染引起,是自限性的;少部分患儿,尤其是免疫功能尚不完善的<3月龄的幼儿,常导致较严重的感染。其他引起发热的原因还包括肿瘤疾病、免疫系统疾病、血液系统疾病、原因不明的发热等。

2如何判断病情严重程度?高危情况五大特征[5]

(1)生命体征不稳定:

①年龄<3月龄儿体温达38℃以上;

②呼吸过快(诊断标准:0-5月龄,呼吸频率>60次/min;6-12月龄,呼吸频率>50次/min;>12月龄,呼吸频率>40次/min;

③心动过速(诊断标准:<12月龄,>次/min:12-24月龄,>次/min;2-5岁,>次/min)。

(2)精神状态差,对外界反应淡漠或明显哭闹。

(3)呼吸困难或皮肤黏膜发绀。

(4)脱水貌明显,肢端湿冷,少尿甚至无尿等。

(5)既往免疫缺陷,如有原发性免疫缺陷病等特殊病史者。

当出现上面5种情况时,一医院。

3恰当使用退热药

发热时机体的各种免疫功能都被“激活”[6],更加敏捷,新陈代谢加快,抗体合成增加,吞噬细胞活性增强等,可以抑制病原体的生长、繁殖,有利于患儿恢复,同时,感染不同病原体后,表现出的发热的热度、热程、热型各不同,医生通过观察发热的变化,易于诊断疾病。因此,在不清楚发热的根源是什么的时候,急于用退热药及激素强行降温,不仅退热药本身可能会有副作用,而且挫伤了机体的自然防御能力,反而支持了病原体的致病作用,使病程延长,可能因退热而掩盖了症状,造成原发病的诊断困难,延误治疗。

4用药指证及检查

用药之前,要反复了解病史。发热诱因、起病方式、发热特点、伴随症状、加重缓解因素、病情演变情况、诊疗过程、喂养情况、大小便等,另外还需询问既往史、药物服用史、旅游史、免疫接种情况等。

明确诊断,需要检查。一般需要查血常规、尿常规、C反应蛋白(CRP)等,若患儿有呼吸道症状、高热(体温超过39度)或白细胞计数明显升高(>20×/L),则建议完善胸部X线检查;必要时做降钙素原(PCT)、腰椎穿刺检查。大多数发热可经病史、体格检查和实验室检查明确病因。

什么情况下用退热药[5]?肛温≥39℃(口温38.5℃,腋温38.2℃)或因发热引起了不舒适和情绪低落的≥2月龄发热儿童,推荐口服对乙酰氨基酚(每次15mg/kg),两次用药的最短间隔时间为6h,;对于≥6月龄的患儿,推荐使用对乙酰氨基酚或布洛芬(每次10mg/kg),2次用药的最短间隔6-8h,布洛芬与对乙酰氨基酚的退热效果和安全性相似。不推荐联合或者交替使用。用药不超过3天。

5家长应该怎么做?

首先,当出现上面“五大高危特征”时,医院处理。

其次,轻症情况下发热,家长可以做的有:

①物理降温[7]:急性发热时推荐选用温水搽身和(或)减少衣物等物理降温方法。不要用冰水、冷水、酒精擦拭的方法,因为这样容易引起患儿不适,甚至导致病情加重。开空调、少穿衣服、被子薄一些,都可以帮助散热。

②多喝水,多排尿:如果体温虽然达到39度,但是宝宝精神很好,也不影响玩儿,食欲也很好,身体也没有明显的不适,那么可以暂时不用退烧药,多喝水,多排尿,继续观察。缺水的话,血容量不足,哪怕用药了也不容易退烧。

③用退热药。参考上面(用药指证及检查)

④高热惊厥时:儿童发生高热惊厥时切忌立即给予口服药物治疗,首先应保持呼吸道通畅,及时清除呼吸道分泌物,头转为一侧,以防止误吸引起窒息。

以上就是关于孩子发热时应对方法,我们来总结一下:家长遇到孩子发热时,不要惊慌,先测体温,观察是否有五大高危特征;其次回顾一下病史,判断是否需要用退热药,这期间一定要多喝水,多排尿,保证体液,防止热惊厥;密切观察孩子精神状态,勤测体温,当出现精神萎靡,甚至浅昏迷时,医院处理。这时会有医生做体格检查、实验室检查,明确诊断后再对症处理。

参考文献

[1]胡菲,顾莺,薛一凡,等.发热管理在儿科急诊中的最佳证据应用[J].护士进修杂志,,32(12):-.

[2]徐青华,陈赛珍,陈美清,等.发热危险度评分在儿科门诊处理无明显感染灶发热婴幼儿中的作用研究[J].江西医药,,51(11):-.

[3]韩祺.家长对学龄前儿童发热用药知识认知的调查研究[J].全科护理,,12(05):-.

[4]罗双红,温杨,朱渝,等.中国0至5岁儿童病因不明急性发热诊断和处理若干问题循证指南:病因、实验室检查和治疗部分解读[J].中国循证儿科杂志,,11(04):-.

[5]秦红莉,任菁菁.儿童发热在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规范化诊治[J].中国全科医学,,23(07):-.

[6]徐曼,赵萌,房夏玲,等.儿童发热过度治疗的伦理学研究[J].中国医学伦理学,,27(01):-.

[7]刘晓红.小儿急性发热的诊治思路[J].中国临床医生杂志,,45(03):1-6.

元化

转载注明  http://www.clgqw.com/jbjc/12956.html

首页|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广告合作|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合作伙伴|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版权所有 小儿惊厥网站 
Copyright 2012-2020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