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手足口病预防指南
软件开发求职招聘交流微信群 https://www.zghy.org.cn/item/455360344477323264
//手足口来势汹汹
最近,天气忽冷忽热,中午与夜晚温差较大,很多小朋友都出现了咳嗽、流涕、发烧等等的现象,这个时候小朋友们的抵抗力较为薄弱,便给了病毒可乘之机,各种细菌病毒也悄然加快了活动的步伐,近期,不断有小朋友被诊断为手足口。
关于手足口病,爸妈们如若提前了解有关知识,及时发现,正确判断,合理应对,咱们的孩子也能少受罪。
同时,经常也有家长朋友们问·····
什么叫手足口病?
孩子发烧是手足口病的前兆吗?
孩子的口腔有疱疹是手足口病吗?
手和脚起的疹子什么时候会消下去?
......
那么,跟着我一起来认识认识手足口病吧!
手足口病——徘徊在孩子身边的恶魔,是一种由多种肠道病毒引起的传染病,且传染性强,多见于5岁以下儿童,抵抗力差的婴幼儿更容易被传染。每年4~10月是高发季节,潜伏期长达2~10天。
那么,它都有哪些症状呢?
//相关症状,记于心
患儿发病初期常出现发热、食欲不振、疲倦或咽喉痛。发热1-2天后,在舌头、牙龈或两颊内侧等口腔部位出现水疱,痛感明显,这些水疱初期为细小红点,后形成溃疡。另外,多数患儿手掌、脚底会出现皮疹,皮疹通常不痒,有些皮疹带有水泡,其他部位如臀部、膝盖、肘部、躯干等也可能出现皮疹。部分病例无发热。
症状当然也会有轻重之分
初期轻症:起病较急,主要表现为发热,手、足、口、臀等部位出疹(斑丘疹、丘疹、小疱疹),可伴有咳嗽、流涕、食欲不振等症状。消退后不留痕迹,无色素沉着。多在一周内痊愈,预后良好。
少数重症:少数患儿(尤其是小于3岁的婴幼儿)病情进展迅速,在发病1~5天左右会出现脑膜炎、脑炎、脑脊髓炎、肺水肿、循环障碍等严重并发症,甚至危及到生命。相关主要症状有:持续高热(体温大于39℃),精神萎靡,肢体抖动,易惊,呼吸加快,冷汗,四肢发凉等。
Tip:手足口病早期症状的发热、咳嗽、流涕等与感冒类似,很容易被忽视,所以家长们一定要格外细心,如果孩子发热哭闹,流口水,手脚掌心出现水泡,医院检查。
这些症状
会让孩子很不舒服
//手足口的传播途径
手足口病主要通过呼吸道、消化道和直接接触传播。呼吸道传播主要表现为患儿口腔的病毒因为打喷嚏或者咳嗽,通过飞沫传播给其他的孩子。消化道传播表现为粪口传播。
面对手足口病
我们不必恐慌!
问
患病后该如何护理?
答
手足口病通常病情较轻,呈自限性,7-10天病程后可完全康复。只有少数患者的病情会快速恶化,累及脑部、肺部和心脏出现严重的并发症。所以在患病期间,家长要做好护理工作以帮助孩子尽快恢复健康。
//治疗方法要准确
一旦发现或确诊为手足口病,家长们千万不能大意,但也不必过于紧张,根据不同程度的症状,配合医生采取正确的治疗方法。
一般治疗
由于传染性强,一定要注意隔离,避免交叉感染,适当休息,清淡饮食,做好口腔和皮肤护理。对于惊厥的患儿可选择抗惊厥药物,并且保持呼吸道通畅。同时要注意患儿生病期间的营养,促进身体恢复。
抗病毒治疗
对于病情进展迅速,症状为持续高热、精神萎靡、呕吐、全身无力、呼吸异常等,尤其是小于3岁的儿童,发病1~5天左右出现脑膜炎、脑炎、脑脊髓炎、肺水肿等,需及时就诊,对症进行神经系统受累治疗、呼吸循环衰竭治疗、恢复期治疗,不可耽误病情,必要时在医生指导下进行抗病毒治疗。
问:都有哪些预防措施呢?
答:1.接种预防疫苗:给孩子接种手足口病疫苗,这是最有效的一种方式,6个月即可接种,保护率达95%。
2.切断传播途径:尽量少去人多的地方,避免孩子与手足口病患者接触,如意外接触,一定要及时洗手,注意观察。
3.增强免疫力:给孩子增加营养,多运动,增强孩子的抵抗力。
4.注意个人卫生:经常开窗通风,孩子的水杯、碗筷应消毒,不与他人共用毛巾或其他个人物品。衣物要在太阳下暴晒。注意双手卫生,尤其在触摸口鼻前、进食前、如厕后、接触疱疹后应用清水、洗手液或肥皂洗手。
手足口病不可怕,学习疾病知识,提前预防,积极治疗,每个孩子都能健康快乐的长大。
排版:成婵审核:田蕊无锡市滨湖区湖山实验幼儿园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上一篇文章: 走近核保9小朋友感冒发烧的核保处理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